当前位置:

马益民理事长在上海市通信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20-11-20 10:44

各位领导、各位信息通信科技工作者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年我们将迎来上海市通信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的大喜日子。历经四十年,上海市通信学会和产学研各界科技工作者一直为国家、为上海提升通信科技水平和能力尽心尽力,奋勇创新,并取得明显成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通信大发展,历经固定网络的程控电话、软交换、ISDN、ADSL、光纤入户,移动网络的模拟移动电话、2G/3G/4G/5G,到上周市政府宣布上海率先建成全球“双千兆宽带城市”,这些突飞猛进的成就凝聚着我们上海市通信学会科技工作者的满腔热情和毕生心血。

尤其可贵的是,上海市通信学会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学术年会,上海信息通信行业系统的科技工作者在年会上欢聚一堂,交流各自的科技成果,同时每次都评选出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记录大家为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上海科技会堂举办为期三天的上海市通信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这是我们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战线的一次盛会。在此我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充分证明这个论断的正确性,科学技术为上海、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信息通信技术作为科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信息通信行业大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走过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历程,通信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光通信和移动通信等领域技术突破创新,实现从空白到领先的跨越。上海是国内第一个大力实施光纤入户的城市,自2009年以来,光纤网络深入到千家万户,宽带不断升级,现在已经覆盖所有小区和住宅。家庭带宽也不断提高,从十年前的平均2M提高到现在的将近200M。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检验了我们的通信网络,我们提供的高质量通信网络为抗击疫情和远程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远程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移动通信领域则经历了从1G空白到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崛起历程。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了“宽带中国”和“数字中国”战略,不断推进“光进铜退”工程、推出“网络提速降费”“携号转网”等政策,将5G作为践行这些战略的关键抓手。上海是我国最早进行5G研发、试点、商用的城市,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经过三家运营商和铁塔公司的共同努力,上海已经率先建成“光网+5G双千兆”宽带城市。现在上海已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超2.6万个,室内小站超3.5万个。上海5G基站建设数量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在全球也处于第一阵营。

5G作为基础网络,为全社会实现泛在高速连接提供了基础能力集。5G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提供了泛5G应用能力集,两个能力集必将促进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并重发展。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国家积极推进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产业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心。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虽然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掌控和创新方面,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定的基础,但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等方面仍有差距。这有待于我们信息通信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去攻坚克难。

中央近期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并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为我们信息通信科技工作者未来的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我衷心希望上海市通信学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够始终坚守初心,再接再厉,聚焦行业转型、创新发展和能力提升,在5G、云网融合、IoT、低时延通信以及6G、量子通信等领域做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更多DICT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促进我们的通信学会成为更具活力、更敢担当、更有作为的创新型学会。

最后,预祝此次学术年会圆满成功!


分享到
扫码分享到微信